辉达娱乐
辉达娱乐
你的位置:辉达娱乐 > 产品展示 > 人工智能引发裁员浪潮!高额关税反作用于制造行业

人工智能引发裁员浪潮!高额关税反作用于制造行业

发布日期:2025-08-06 22:17    点击次数:161

文︱陆弃

2025年7月,美国出现了一股令人咋舌的裁员潮。据Challenger, Gray & Christmas的数据统计,这个月美国公司宣布裁员的总人数达到了6万2075人,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还多,创下疫情以来的第二高纪录,仅次于2020年新冠疫情最严重的时期。这波裁员潮的背后,不是金融危机,也非流行病,而是人工智能带来的冲击和关税政策的双重打压推动的,一场正在悄然改变美国就业格局的变革。

这事儿可不是老一套经济衰退的剧本重演,而是产业大洗牌中激烈的角逐。尤其是人工智能这块,OpenAI、Google、微软、Meta在AI模型上的投资已经破百亿美刀,可别以为这意味着岗位会多起来,反倒带来了大规模的人员调整和成本压缩。英特尔裁员15%,微软也开启了今年的第二轮大裁员,亚马逊、甲骨文、Salesforce等公司同样裁去了几千个职位。这些公司不是因为业绩出问题才裁员,而是把那些“非AI”相关的岗位列入了清理范围,把更多的业务交由自动化模型、算法和算力来操控。

AI降成本、提效率,真是够狠的。一旦语言模型能顶替客服、代码生成器能取代中层程序员、AI分析师能压缩整个数据部门,那白领阶层的“安全区”就直接被戳破了。以前大家担心“蓝领”被自动化取代,现在这种担心已经扩展到中产阶级的知识岗位。AI不再只是个工具,它已经变成产业杠杆再分配的推动者。

与此同时,美国政府打出的高关税招数,反倒在一些行业引发了企业的反应,加快了亏损的节奏。特朗普政府7月签了行政令,对多个国家加征了10%到41%不等的对等关税。看上去这似乎是在保护本土制造、打击“倾销贸易”,但实际上却让零售、物流和中低端制造企业首当其冲。原材料价格一涨,供应链又不稳,消费者支出也疲软,最终导致不少中型企业不得不缩减门店和人员成本。

零售商裁员的规模可以说是令人震惊,许多连锁店都宣布关闭部分门店,还裁掉了一部分仓库和一线销售的员工。有些小制造商也转而用自动化设备取代人工,试图应对高昂的人力成本和关税带来的双重压力。这场以“保护本土就业”为幌子的关税大战,反倒促使更多企业开始依赖机器人替代人力,用算法来代替人工判断,变得更机械化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