辉达娱乐
辉达娱乐
你的位置:辉达娱乐 > 新闻动态 > 人民网评“游客爬山被救各罚五千”,短短十五字,说到群众心坎里

人民网评“游客爬山被救各罚五千”,短短十五字,说到群众心坎里

发布日期:2025-08-24 11:32    点击次数:120

"作死"挑战换来千金罚单,谁该为“任性”买单? 深圳两位“勇士”火了! 不是因为他们攀登了什么高峰,而是因为在台风“韦帕”的蓝色预警下,他们愣是“顶风作案”,擅自登山,结果光荣被困,喜提救援队12小时的“豪华”搜救服务,以及一张价值5000大洋的罚单——全国首张自然灾害综合法规罚单。

这波操作,真可谓是“no zuo no die”的年度最佳写照! 这事儿一出,舆论瞬间炸锅。

“人民网评”也忍不住下场点评:全国首张未依法避险罚单带来警示。 字字珠玑,直戳那些不拿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当回事儿的“任性”之人的脊梁骨。

有人可能觉得,哎呀,人家都遭罪了,被困山里肯定吓得不轻,罚款是不是有点不近人情?错! 大错特错!

要知道,救援队可是冒着生命危险,在台风天里,硬生生搜山12个小时才把他们救出来的。 这背后耗费的人力物力,以及救援人员承担的风险,岂是区区5000块能衡量的?这简直是对公共资源的极大浪费,更是对救援人员生命的漠视!

更何况,这两人被罚,不仅仅是为自己的“任性”买单,更是给全社会敲响了一记警钟。 防灾减灾,不是一句空话,更不是哪一个部门的事情,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,既要靠科学的预警和响应机制,更离不开法律的约束和引导。

话说回来,这种“作死”行为,在社会上还真不是个例。 前有驴友违规穿越,后有游客无视警告被困礁石,甚至还有“钓鱼佬”台风天也要出海,美其名曰“风浪越大鱼越贵”。这些人,为了追求一时的刺激或者利益,全然不顾自身安危,更无视社会责任,简直是“no zuo no die why you try”的现实版演绎。

前段时间就有一位旅友在爬雪山时不小心被落石砸伤,光是救援就花了6万块,这钱谁出?还不是全体纳税人买单? “即便拼命地救援,总有人任性地闯”,人民网评的这句话,简直是说到了点子上。 说白了,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,但人为的风险完全可以避免。

我们不能一方面呼吁大家敬畏自然,一方面又纵容那些“作死”行为,让他们肆意消耗社会资源,甚至把无辜的人拉下水。 所以,对于这种“任性”行为,就应该用法律的武器,狠狠地敲打他们,让他们长长记性,明白生命的珍贵,以及自己肩上的社会责任。

区区5000块的罚款,或许还远远不够,但至少是一个开始,一个明确的信号:对不起,你的“任性”,社会不买单! 说到底,敬畏自然,不是一句口号,而是要落实到行动中。

别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,更别拿别人的生命当儿戏。 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,从不“作死”开始!

那么,你觉得对于这种“任性”行为,除了罚款,还有什么更好的惩戒方式呢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,分享你的看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