辉达娱乐
辉达娱乐
你的位置:辉达娱乐 > 新闻动态 > 韩国网友调侃:首尔反华示威,为何中国人毫无担忧

韩国网友调侃:首尔反华示威,为何中国人毫无担忧

发布日期:2025-08-26 20:35    点击次数:66

8月份的韩国街头变得热闹非凡,像变成了个大舞台似的。明洞、江南、釜山那些平日里游客络绎不绝的地方,突然被一波又一波的反华游行“占据”了现场。现场人头攒动,举着标语的,有穿奇装异服的,还有扬着美国国旗到处晃悠的。一些韩国网友看到这场面,兴奋得在社交平台上问:“中国人看到这些,是不是挺紧张的?”

没想到,他们迎来的不是支持,而是一阵“灵魂拷问”。中国网友在微博、知乎、B站上纷纷晒图、发评论,完全没有展现半点惧意,反倒玩起了幽默调侃,还把那些现场照片截图发回去,笑着调侃:“这是反华还是美国朋友聚会?”

真是挺让人搞不懂的:为什么韩国人觉得中国人一定得紧张呢?不禁让人猜测,是不是有啥特定原因?而中国人呢,却根本没有一点紧张的样子,搞得似乎没有什么压力似的。

韩国反华示威可是屡见不鲜了,这次的“主角”还是那些熟悉的面孔。年纪大的占了不少,还有一些看似“专业”的团体,拿着统一印刷的标语牌,声音洪亮地喊着口号。不少人还穿着印有美国国旗的T恤,打着星条旗,就像是参加美国独立日庆典似的。

这些人凑在一起的地方,正好就是中国游客最喜欢去的地方。有些人说这是有心安排的,专门选在中韩关系紧张的时候搞事情。

只是观望的人不少呀,逛街照旧,打卡不停,还有人舍得用手机反拍那些示威的人。说到底,那些游行活动背后,可不仅仅是一些“民间自发”的力量。

韩国媒体早就揭露了,这种示威其实是有补贴的。有人一天给参与者发17万韩元的“劳务费”,还提供盒饭、饮料,传单印得也挺专业。背后的资金一部分来自右翼政客,另一部分则指向美国的“国家民主基金会”。

据公开资料显示,美国每年向韩国一些亲美组织提供超过1700万美元的资金,用于“宣传教育”,其中包括举办示威游行之类的活动。这些团体的宣传重点常常把反华和亲美结合在一起,好像越是抨击中国,越能赢得美国的“青睐”。

还有一个推动因素,就是韩国本身的经济压力。到了2024年,韩国的GDP增长只有1.4%,青年失业率高达21.3%。首尔街头随处可见关门歇业的店铺,商业区冷冷清清,这和几年前的繁华景象完全不一样。

特别是在经济方面,韩国和中国的产业重叠程度已经超过七成。半导体、新能源、造船、显示面板这些行业,曾经是韩国的拿手绝活,现在逐步被中国追赶上了。

2024年,中国的船舶企业手里的订单占据了全球的42%,相比之下,韩国只剩下17%。这让不少韩国人的心里觉得压力真大,挺着急,难免有些郁闷,想不出好的办法,只能借游行来发泄一下心中的不满。

政客们很懂得怎么利用这些情绪,有些人为了搞好选举宣传,开始散布“中国干涉韩国大选”的谣言。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,有人竟然说韩国选举服务器的密码是“12345”,还硬说这个密码跟中国的服务热线有关,还编出了“美军抓了99个中国间谍”的虚假消息。

这些说法根本没啥实据,甚至连美军都懒得搭理,反倒被一些极右翼媒体当成“铁证”来大做文章,还把它炒得沸沸扬扬。

在这氛围里,许多中老年人成为了主要力量。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在冷战时期长大的,对中国自带警惕心;另一方面,电视台和微信、微博等社交平台的“信息封闭”让他们接触到的,基本就是单一声音。有些候选人为了博得支持,还会出钱请这些人上街游行,形成一个“你出力我出钱”的双赢格局。

挺有趣的是,这些跑街的人里边,有不少其实根本不是“反华”的,他们对中国的状况根本不了解,也就是觉得有钱挣,顺便出来逛逛,晒晒太阳。

相反,中国的网友反应可以说是“冷静得不得了”。有人留言说:你玩你的,我逛我的,谁还在意谁啊?还有人说:在自己国家举着美国旗游行,这事要不是亲眼见过,真的难以相信。

其实也有不少中国网友用数据来反驳:根据韩国警方公布的资料,在韩国的华人犯罪率其实低于本地韩国人和其他国家的游客。不过,这些信息从来没在韩国的右翼媒体上出现过,他们只会夸大一些负面事件,还会用“地图炮”来攻击整个中国群体。

要说最近引起热议的游行,就是在2025年6月底到7月初那场。这一回呀,规模还挺大的,场面也挺“国际范”——不光有反华的横幅啥的,还有打着“美国队长”装扮的人在街上咋呼着。不过现场的中国游客倒是挺淡定的,有的甚至还笑着调侃说:这不反华,就像在拍综艺节目似的。

一位中国博主在社交平台上传图配文:你们玩你们的,我玩我的,等你们玩完了,我还得去吃个韩餐,顺便买点面膜啥的。

其实,这里面反映出两个国家民众心态上的差异。韩国的社会现在挺撕裂,保守派和进步派的矛盾非常激烈,年轻人和老人对中国的看法也是大不一样。而中国的网友们早就习惯了,对于这种“舆情风波”,早就不咋回事了,反应也很淡定,不会轻易跟风。

最要紧的是,中国人都挺清楚,真正的实力不是靠喊口号来表现的。虽然中韩关系有些起伏,不过两边的经贸合作还是挺紧密的。2023年和2024年,韩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都保持在290亿美元,说明中国制造在韩国市场里的份额不仅没减,反而还在增强。

从智能手机到新能源车,从半导体到面板,咱们中国早就由“追赶者”变成了“领跑者”。这才是让韩国觉得不安的根本所在。

再加上,韩国政坛的不稳定更让大家感到焦虑。尹锡悦在“戒严”搞砸后,不仅没把内部麻烦解决掉,反而靠炒作“朝鲜内鬼”“中国干预”这些话题试图推卸责任。这些搞作,没帮他拉升支持度,反倒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疑他的能力了。

等到李在明接任后,韩国新政府转向了“务实外交”,试图在中韩关系上做些调和。这也反映出,韩国内部其实并不统一,企业界和政策制定者更关注的是实际的利益。

别忘了,类似的“反华动作”可不仅仅在韩国才有,菲律宾这边也没闲着。前阵子,菲律宾搞了场所谓的“海上音乐会”,说是“为渔民祈福”,其实地点选在了中业岛附近,明显就是借着文艺活动搞点政治挑衅,挺有意思的。

更让人觉得讽刺的是,参加这次活动的居然还有韩国的公司,甚至有人猜测这是在“跨国联手”,借着文艺表演试图“宣示主权”,这真是别有用心呀。

对于这些动作,中国的态度一直都挺明确的:不主动挑衅,但也不怕惹事。当韩国一些势力在煽动反华情绪的时候,中国驻韩国大使馆第一时间就发出了安全提醒,要求韩方保护在韩国中国公民的合法权益。

同时也提醒中国游客和留学生要提高警觉,远离聚集活动,避免与示威者发生冲突。中国一直坚持的立场是:和平交流,互惠互利,不接受诋毁,也不会被情绪所左右。说实话,韩国搞了不少反华示威游行,可中国人则是一边看热闹,一边照样继续买买买、吃吃吃,根本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。

这并不代表中国人冷淡,而是他们心里有底气。真正强大的人,从来不会因为几句口号而动摇。韩国人试图通过示威游行让中国人感到紧张,结果却只换来了中国网友的笑话和调侃。事实就是这么狠狠地打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