辉达娱乐
辉达娱乐
你的位置:辉达娱乐 > 新闻动态 > 英舰刚穿越台湾海峡,解放军现场一举动,英军半月后才敢说

英舰刚穿越台湾海峡,解放军现场一举动,英军半月后才敢说

发布日期:2025-10-10 18:19    点击次数:95

最近一段时间,英国的里士满号护卫舰跟着航母打击群一路横跨半个地球,来到了中国周边海域。整个行动其实早在四月就开始了,英国那边给了个名字叫“高桅行动”。

最初是威尔士亲王号航母带头,队伍里除了英国自己,还加入了挪威和日本的军舰。这支舰队从地中海出发,先后去了东南亚、澳大利亚、日本,计划一直持续到年底。

里士满号本身吨位不算大,主要负责护航和反潜任务。9月12日这天,它和美国希金斯号并肩穿越了台海海峡。这里宽度有180公里,岸上的雷达、信号塔密密麻麻。

英国舰队穿越用了几个小时,期间中国方面派出武装直升机全程盯着。

尤其是里士满号刚起飞了反潜梅林直升机,解放军的Z-10武直马上跟了上来,平行飞行,始终保持在警戒距离内,既没有越过界线,也没松懈警惕。

但更让人紧张的是中国战斗机的动作。当天,解放军的歼-10从大陆基地起飞,快速爬升进入战术阵位,对着里士满号模拟了一次导弹攻击。

这个操作叫“构造性击杀”,就是所有动作都做全了——雷达锁定、低空俯冲、贴近舰艇几百米,然后拉升离开,全程没有实际开火,但给对方的心理压力不小。

英国军官后来私下讲,这意思很明显,就是“我们随时能动手”。

不过整个过程中,里士满号始终没有偏离航道,解放军的飞机也没有跨过12海里线,双方都很克制,算是一次实战化的训练演练。

其实这种场面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。早在今年六月,英国的斯佩号巡逻舰也穿过台海,中国方面也做了跟踪和警告。

类似的事情还发生在九月初,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军舰也通过了台海,同样被中国舰队密切监视。

那几天,有卫星照片显示中国福建号航母在附近海域试航,虽然还没有真正服役,但体量和技术已经是亚洲顶尖。

福建号是中国第三艘航母,采用电磁弹射,吨位达8万吨,9月12日恰好南下穿过海峡,显示中国在周边海域的存在感越来越强。

里士满号穿越后没发生什么冲突,很快就跟着大部队北上去了日本。英国的航母威尔士亲王号没有直接通过台海,而是留在东海外围等候。

整个航母打击群在南海活动期间,解放军派出了055型驱逐舰、054A型护卫舰、815型情报船和海警巡逻舰,水下疑似还有潜艇跟踪,英军不得不动用声纳网反潜搜索,

海面下信号不断。

英国这边护航力量有限,还拉来了挪威的阿蒙森号护卫舰和日本的曙号驱逐舰顶上。

双方都避免直接进入中国实际控制岛屿的12海里范围,只在24海里的毗连区内活动,实际行动更加谨慎,很多细节都没有公开说明。

之后这支舰队一路向东,9月13日转向菲律宾海,15号到关岛补给。里士满号和大部队在东海汇合,把整个穿越台海的过程写进了报告。

接下来舰队继续东进,18日远离南海,20日到日本海,22日停靠横须贺基地。25日又北上到了北海道,27日过千岛群岛,30号暂时回到新加坡。

整个南海行动阶段,英国方面始终强调自己是在执行“航行自由”,跟美国的强势做法不太一样,更多是象征性的刷存在感。

实际上,这种大国军舰在台海和南海绕圈子的场面,已经成了常态。每一次穿越都会引发外界关注,舆论场上争议不断。

有人觉得外国军舰在中国家门口晃悠是挑衅,也有人认为这是国际惯例。但从实际操作来看,中英双方都在试探彼此底线,既不轻易升级冲突,也保持了足够的压力。

尤其是中国这几年海空力量增强明显,福建号航母加入后,整个区域的军事格局都在变化。各国都在用行动表达自己的立场,谁都不愿意在台海和南海失去话语权。

这场围绕航行自由的博弈,短期内看不到终点。未来类似的场面还会反复出现,双方会继续在法律、技术、心理上较劲。

对普通人来说,这些新闻可能只是遥远的国际大事,但它背后折射出的其实是地缘安全、国家实力和区域平衡的悄然变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