辉达娱乐
辉达娱乐
你的位置:辉达娱乐 > 产品展示 > 49年卢汉宣布起义,中央三天没回电,沈醉女儿称:他有一最大失误

49年卢汉宣布起义,中央三天没回电,沈醉女儿称:他有一最大失误

发布日期:2025-08-06 09:05    点击次数:175

1949年12月9日早晨8点50分几辆美式军用吉普车迅速驶入了昆明青莲街的卢公馆。此时,馆内正筹备着一场特别的会议。按照安排,这场会谈将于9点开始,出席的均为云南省国民党政军方面的重要人物。众人陆续到达,纷纷落座,只待主人卢汉现身。与以往的例行会议不同,今日会场的气氛紧张异常:持枪警卫严阵以待,个个神情肃穆。九十三师师长石补天察觉到异样,试图悄然离开,却被卢汉的警卫营长拦住。正此时,卢汉一声令下:“动手!”瞬间,场面变得剑拔弩张。数十名荷枪实弹的士兵闯入会议室,高喊:“都不许动!有枪的交枪,没枪的坐好!”随后,警卫营长向全体宣布:“奉卢主席命令,今晚云南全省宣布起义!”这一刻,卢汉正式揭开云南起义的帷幕。这场起义直到三天后才收到党中央的回电。为何会出现这样一段延迟?

自三大战役结束后,大局已定,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已岌岌可危。蒋介石的主力部队大多被消灭,国民党的核心力量只剩下“新桂系”。身为云南地方实力派的卢汉,早已察觉继续追随蒋介石只会走向绝路。正因如此,当李宗仁代表的南京国民党政府与中共开始接触谈判之时,卢汉也主动和中共华南分局联系,表达了和平起义的意向,并了解了中共对国民党起义的基本态度。

此时的滇军和当初已不可同日而语。抗战刚结束那会儿,蒋介石令滇军奔赴越南北部接受日本投降,不久又调国民党嫡系进驻云南。昔日“云南王”龙云惊觉时,卢汉所率主力部队早已被留在越南,龙云本人也被迫辞职,遭软禁。而卢汉因与部队密切相随,且实力雄厚,蒋介石一时对他无可奈何,只好让其继续担任云南省主席。

当时的云南,实际上由三个势力并立:中共游击队、国民党嫡系以及滇军。1949年4月,卢汉方面派代表北上,与中共商讨起义细节。双方约定,只待解放军临近,卢汉便会举事响应。同年8月,解放军向华南、西南推进,蒋介石腹背受敌,大量手下部队更难以安全撤台,只有通过云南转道缅甸或越南才有可能。云南的重要性陡然上升。蒋介石算计着,一旦西南能守住,日后或许还有机会东山再起。为此,蒋曾两度令亲信俞济时赴昆明邀卢汉赴重庆,并亲自飞往重庆筹谋。

在此复杂情势下,卢汉只能先安抚蒋介石,选择赴重庆一行。结果,蒋不仅未难为他,反而加大军饷供应,惟一条件便是要求昆明“整肃”。随后,国民党保密局在云南加大肃清力度,卢汉则在暗地保护不少中共地下党。毛人凤离开大陆之后,卢汉便放出了所有被捕党员。1949年11月,随着解放军兵临城下,卢汉开始着手云南起义的具体部署。

局势正紧要时刻,国民党重庆绥靖公署主任张群突然抵昆,这一变数令原本的安排面临新的考验。张群之所以能与卢汉保持极好的私交,是因为早年李宗仁曾力图以武力解决卢汉之时,张群不惜以性命相保,方令卢汉获全。1948年,为响应蒋介石“大西南计划”,张群自愿赴重庆组建绥靖公署,却未得到川军首领邓锡侯的积极配合。卢汉公开声明支持,张群对其感激不尽,将卢汉视为自己人,多次袒护。

张群这次来到昆明,意图建立蒋介石西南反攻基地。卢汉不得不暂时稳住对方,积极准备起义。其实蒋介石已猜测卢汉有异图,张群自告奋勇赴云南,就是想用自身“压阵”,自信只要他在,卢汉决不敢轻举妄动。12月9日,张群抵达昆明被卢汉“礼遇”,实际却被严密看管。次日,卢汉宣布云南全面起义。张群被软禁心有不甘,要求面见卢汉,并写信一封。卢汉得知后,只让人回话:“告诉他,我已去了前线,让他明天尽早飞离。”此举引起地下党强烈反对张群为甲级战犯,必须请示中央才可处理。卢汉身边将领亦劝阻无果,他执意放人。

张群不仅是国民党元老,还是蒋介石的老同学。中央原计划用张群交换仍被软禁的张学良,不过卢汉对此毫不知情,也不了解若张群被引渡是否意味着处决。处置张群一事,卢汉顾虑颇多。他既担心因此背上骂名,也不愿因旧谊变成对立。因此,若当时中共明确将计划告知,或许结局未必如此。

1949年12月11日,张群在警卫营护送下抵达机场,准备前往香港,因无卢汉签发手令,机场拒绝放行。后经紧急送达手令,飞机在手续未齐时便已仓促起飞,途中还遭到机场警卫枪击。张群侥幸逃出云南飞抵香港。

根据沈醉的女儿沈美娟回忆,正是卢汉擅自放走张群,造成我党高层极为不满,因此迟至三天后才向卢汉起义正式发出回应。此事也无意间改变许多人的命运:张群得以全身而退,张学良却因换人计划落空,被软禁多年。譬如沈醉,本来是卢汉麾下起义将领,却因卢汉担心将来清算而把沈醉作为战犯移交,导致沈醉在功德林度过长时间的“改造生涯”。

参考资料:《云南王卢汉私放张群》内幕秘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