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主席接见忽必烈后裔,对方临别赠一言,毛主席:我一定记在心里
【前言】
1957年那会儿,在中南海,毛泽东早早就站在门口,盼着一位贵客的到来。他们一见面,就像是多年老友重逢,觉得认识得太晚了。
分手那会儿,对方送了一句话给毛泽东,他回应道:“这话我定会铭记于心。”这人到底是谁,为啥能让毛泽东这么看重呢?
【与胡汉民交情最深--冒广生】
这个人就是冒广生,他的老祖宗是元朝的开国皇帝忽必烈。冒家一族传承了好几代人,上百年的光阴,到了冒广生这儿,算是写下了一段新的历史篇章。
1873年,他在广州出生,从小就特别聪明,大家都叫他小神童。后来,他搬到上海,和梁启超成了铁哥们。梁启超了解到他的祖父是明末有名的冒辟疆,四大公子之一,就更加看重他了。
他考上举人后,马上就加入了“上书给皇帝的活动”,还帮忙弄了个“保护国家协会”。他和戊戌变法里的六君子之一的林旭关系很好,林旭被抓的前几天,冒广生不顾自己的安危去看他,陪了他整整一夜。说到林旭的死,他伤心地说:“那晚的月亮真冷清,第二天我就离开了京城。”
1911年那会儿,冒广生跑到天津去帮他的好朋友梁启超创办报纸。辛亥革命爆发后,冒广生就告别了那里,一个人跑到北京,在北洋政府里找了个差事。
1913年,冒广生成了温州海关的头儿,还兼职管外交事务。没几年,他又转去镇江关当头头了。虽说手里有了官位,但他心里最爱的还是地方的文化,对那些留学回来的能人志士也格外看重。
他全神贯注地钻研经学、史学以及各式各样的诗词,尤其在写词方面,表现非常出色,在众多词学高手里显得格外亮眼。
而且,这位文化人还跟国民党里很有地位的一位大佬有交往,那个人就是胡汉民。
北伐成功后,冒广生到了南京,正琢磨接下来咋办呢,胡汉民就给考试院的头儿戴季陶介绍了冒广生,结果冒广生就被戴季陶请去做了考试委员。
挺有意思的是,胡汉民不光是个政治家,还是个很有学问的诗人,他和冒广生一起写了40多首诗词,两人特别投缘,早就把对方当成了知心朋友。
1931年的时候,蒋介石把慢慢拿到大权的胡汉民给抓了起来,还把他关在了南京的小汤山。就在那会儿,冒广生不顾被特务盯上的危险,豁出去见了他一面,这让胡汉民把他当成了共度难关的好朋友。
那时候,有特务跟蒋介石说,有个老头每天都来看望胡汉民。蒋介石一听就知道是冒广生,他不想轻易得罪人。旁边的人看出他的顾虑,马上接茬道:“那只是个爱写诗的文人,和政治不沾边。”
蒋介石高兴地点了点头,可他不知道的是,冒广生悄悄当上了胡汉民和广东那边联络的桥梁,帮着加强了反对他的势头。
之后,胡汉民被放出来,去了欧洲参观学习,1936年回到了广州。冒广生一听这消息,马上就跑到他家去,两人一起写诗对对子。可没想到,胡汉民突然因为脑溢血去世了,这让冒广生伤心得不得了。
【与周恩来话家常】
以前,冒广生在淮城那会儿,印了一本叫《楚州丛书》的书。这本书不知怎的就到了周恩来手里,他看了之后,心里琢磨着要去见见冒广生。
1957年,冒广生老先生从上海搬到了北京,周恩来知道后,马上就跑到他住的地方去探望。他早就听说冒广生老先生和陈毅是写诗的好朋友,年龄相差也挺大,但关系特别好,所以周恩来特别尊敬这位前辈。
那时候,六月天的北京热得让人受不了,但周恩来去见冒广生时,穿戴得整整齐齐,领口的扣子都扣得严严实实的。最先出来迎接周恩来的是冒广生的儿子冒舒諲。
原本冒舒諲打算给周恩来开电扇降降温,可周恩来赶紧摆手不让,说:“冒广生老先生年纪大了,吹不得冷风。”
后来,一见到冒广生,他俩就聊得热火朝天,好像老朋友多年重逢一样。聊着聊着,冒老才发现,原来冒家和周恩来家祖辈上就是好朋友,周恩来的爷爷周崇尧和冒广生不仅是知己,还一起在邮传部共过事呢。
冒广生一听周恩来聊起老朋友,不由得感慨起来:“峋翁先生(周恩来的叔父)那可是个讲究大气派的人,我当年在他手下做事,管的是淮安关,这一晃啊,都几十年过去了。”
聊着聊着,周恩来忽然话锋一转,问冒广生对整风运动有啥想法。其实啊,在这之前,陈毅已经找过冒广生聊了,还在《人民日报》上登了篇专门采访他的文章呢。
那时候的冒广生,从清朝到现在,亲眼见证了中国的种种变化。他说道:“共产党愿意听党外人士的建议,就是想让党内党外的人能够增进感情,多交流。”
我现在八十五岁了,对“政治”那套没兴趣了,现在既不想当官,也不图啥好处,我说共产党好,那可是发自内心的,也是实话实说。
冒老的一席真心话,在文人圈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,大家因为尊敬冒老,所以对他的观点也都表示赞同。
走的时候,周恩来跟我说,毛主席瞧见了您在《人民日报》上发表的文章,让我帮忙带个话,说想和您见个面聊聊。
【毛泽东:“我一定记在心里”】
1957年快6月结束的时候,冒广生到了中南海,车刚停稳,就看见毛泽东已经站在门口迎接他了,能得到毛泽东这样亲自迎接的人可没几个。
大家进屋坐好后,冒广生就开门见山地说:“主席您太忙了,我不敢多耽误您时间,就是想来聊聊当前的局势和政策,说说自己的看法,给您做个参考。”
接着,他俩就当前的国家大事聊了好久,冒广生先生给出的评价十分到位,让毛泽东收获不少。毛泽东连连点头,赞叹道:“难怪陈老总夸您是‘敢于直言的大学问家’,既有勇气又有新点子!”
之后,毛泽东和冒广生聊着聊着这场运动,话题就转到了诗词上面。冒老先生慷慨地把自己写的四大本书送给了毛泽东。毛泽东特别爱看书,一见到这些书,脸上就乐开了花,还开玩笑地说:“我啥都不贪,就贪书。”
走的时候,毛泽东拉着冒广生的手问:“冒老先生今天来了,有没有什么心里话想跟我说说?”冒广生直说:“我这人说话直,可能不中听,您别介意。”
毛泽东鼓励他畅所欲言,这时冒广生开口道:“就像佛经里讲的,就连雄壮的狮子身上也可能有虱子。老话也说,虱子虽小,但危害可不小,咱们得小心提防着点儿!”
听完之后,毛泽东一个劲儿地点头,笑着说:“说得真棒,说得真棒,我会牢牢记在心里的!”随后,冒广生起身要走,毛泽东亲自送他出门,这足以看出毛泽东对他的尊敬。
这就是有名的“狮虱之喻”,冒老先生拿雄狮身上的小虱子打比方,话说得巧妙又深刻,真可谓是大学问家,也难怪会受到毛泽东的敬重。
像冒老先生这样有学问的人,本来可以在北京安享清净,不问世事。但每当有人登门求教,他总是毫无保留地分享见解。冒广生心里装着整个国家,他的话直截了当,让人豁然开朗,这才是真正了不起的人物。
【结语】
1959年,在冒广生快要去世的时候,他心里还一直惦记着毛泽东。他老是念叨:“主席对我的那些提醒和建议,非但没生气,还说要是有机会,再和我一起聊聊诗词歌赋呢。”
可毛主席实在太忙了,导致他俩一直没能见上面,这事儿成了冒广生一辈子的心结。
#百家说史# #6月发文冲刺# 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
热点资讯
- 2025-07-10中午12点,郑钦文临时报名参赛!最新赛程有变化,2025年至今0冠
- 2025-07-21“竟把新人吓跑?厂里这剧情我服了!”
- 2025-07-27四个月零收入的坚持:一个百家号博主的财富逆袭启示录
- 2025-07-10如何摆脱行为上的不成熟,打造健康稳定的恋爱关系
- 2025-07-06艾弗森: NBA只有四个人真正影响了全世界, 我还不够资格
- 2025-07-25李斯:秦国的重要“政治家”
推荐资讯
- 美国独立后六年,动荡中摸索制宪,英雄辈出筑国家基石
- 1951年,志愿军50军回国休整,有人建议换上新衣,周总理说:别换
- 邱会作次子邱承光:我的1971年
- 2025年7月1日 足球分析【小鱼独家】
- 全新道具来袭!《最终幻想14》阿泽玛套装来啦!